為進一步鞏固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實干實效,市司法局創建特色實踐平臺(以下簡稱平臺),組織機關青年黨團員“身入”窗口、“心到”一線,到市行政復議立案大廳和市法律援助中心服務大廳開展實踐活動,在為群眾面對面服務中強化政治品格,淬煉青春力量,用實際行動唱響新時代青春之歌。一、注重“三個舉措”,凝聚青年力量。堅持把平臺建設作為黨建與業務工作同向聚合、深度融合的新探索,為創建模范機關、助力青年干部鍛煉成長提供新思路。一是頂層設計保實施。市局黨委高度重視,局主要領導多次就平臺組織實施開展專題研究,帶隊視察實踐基地建設情況并提出指導意見,做到把關定向。印發《關于在主題教育期間建立青年黨團員實踐平臺的工作方案》,明確建設目標,把“講堂”搬到“窗口”,努力打造成助力青年干部學思想上的前沿陣地,強黨性上的先鋒崗位,重實踐上的行動窗口,建新功上的歷練平臺。二是廣泛動員造氛圍。7月21日,青年黨團員實踐平臺正式啟動,機關各處室大力支持,深入思想發動,著力講清重要意義、講清形式內容、講清標準要求;40名機關青年黨員積極響應號召,克服工學矛盾,踴躍跟進參與,每個平臺至少跟班實習1天,全身心投入實踐活動。三是多措并舉抓落實。強化政治部統籌作用發揮,市局機關與實踐平臺各指定1名工作人員負責溝通聯絡、工作對接,確保平臺銜接緊密、運轉順暢。制作排班表、考勤表,把實踐人員到崗情況、工作內容、實踐表現等具體情況一一記錄在案。實踐平臺負責同志親自抓內容,設計提供10個實踐項目,并適時改進調整,竭盡所能幫助青年黨員得到學習和鍛煉。二、建立“三項機制”,指導青年實踐。堅持從工作實際出發,構建科學管用、系統銜接、協調配套的工作機制,橫向覆蓋各崗位,縱向覆蓋全流程。一是建立崗前培訓機制。上崗前,立案大廳專門制定“四個一”工作法,細化咨詢解答、群眾接待、材料審查、案件調解等注意事項,法援中心提前設置了“六個參與”實踐內容,制作《實踐手冊》,幫助青年黨員熟悉法律法規、了解實踐流程,掌握接待窗口工作規范和標準。二是建立跟班指導機制。在立案大廳,開展分層分類實踐,鼓勵具有法律專業背景和有相關工作經歷的青年黨員,在指導下獨立開展實踐活動;對于未從事過相關工作或者非專業人員,由業務骨干帶領完成相關實踐活動。在法援中心,安排專人分別在“12348熱線值班律師服務電話質檢崗”“法律援助申請接待崗”“憲法宣教崗”和“結案及案卷評查崗”指導青年黨員跟班作業,幫助大家學有所獲、踐有所得。三是建立結果考核機制。制作《實踐活動登記表》,由實踐平臺對實踐人員的參與程度、方式方法、工作實績進行綜合評價,及時向市局機關黨委反饋,隨時掌握每名青年干部的思想動態、實踐成效。三、實現“三個提升”,展現青年擔當。10月26日,市司法局召開座談會,局主要領導聽取平臺建設和活動開展情況介紹,與青年代表暢談交流實踐體會,大家普遍感到收獲滿滿。一是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的能力得到提升。經過實踐鍛煉,窗口人員在應對繁忙、緊張的窗口工作中展現出的嚴謹練達、高效專業、耐心細致、敏捷思維,為青年黨員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實踐課,使青年干部更加堅定的筑牢法治思想,樹立法治意識,提升法治思維。立法四處馬倩說:“立法工作者要同法律援助和行政復議的同事們一樣,具備過硬的專業能力和牢固的法治意識,既當好‘裁判員’,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敢于拿出‘一刀切’的意見;又要做好‘運動員’,以良好專業素養高質量牽頭起草或者審查好有關法規規章草案?!?strong>二是服務群眾、為民解憂的意識和本領得到提升。平臺運行的兩個月內,共參與審查行政復議申請材料76份,現場接待群眾129人次,接聽并答復咨詢電話164人次,參與行政爭議調解28起,完成12348熱線值班律師解答質檢工單126份,接待法律援助申請人50人,大家從窗口單位的繁難和辛苦中品嘗到了為民奉獻的“甜味”,對民有所呼、我有所應的理解有了更加切身地體會。普法與依法治理處徐偉說:“不少群眾在表達訴求的時候,運用法律的意識和能力還需要加強。這也提醒我們,在開展普法工作的過程中,既要解讀法律法規內容,還要普及法治精神規則意識,讓群眾能夠更好的運用法律這個武器來維護權益?!?strong>三是對做好司法行政工作的責任感和價值感得到提升。通過點對點的崗位學習和面對面的為民服務,拓寬了大家的工作視野,提升了服務群眾的水平,強化了司法為民的宗旨意識,青年黨員對首都司法行政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。行政執法協調監督處陳子煊說:“化解矛盾的過程無疑是一次寶貴的歷練,不但鍛煉了自己的法律研究、證據分析和溝通協調能力,而且對我在日后更好地開展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,是一個非常好的反哺?!?nbsp;四、把握“三個著力”,優化青年平臺。堅持問題導向,梳理匯總平臺第一階段運行經驗,以“學思想”為基礎,以“建新功”為落點,推動實踐平臺高質量發展。一是著力推動平臺常態化開展。用好司法行政系統現有資源,通過常態化在調解、司法所、法律援助等不同行業和領域更多的設立實踐臺、示范崗等形式,優化實踐周期、實踐方式、拓展實踐領域,讓機關青年干部走進更多的一線窗口單位,接觸群眾,了解群眾,服務群眾,彌補短板和不足。二是著力推動平臺品牌化發展。將平臺建設列入2024年模范機關創建重要內容,以品牌建設為目標持續強化黨建引領,努力把平臺建設成檢驗機關黨建質量的“試金石”,促進黨建與業務融合的“磨刀石”,打造成立得住、叫得響、可推廣的京司黨建新“名片”。三是著力推動平臺機制化運行。加強統籌協作,不斷探索建立完善與平臺建設和運行有關的實踐項目、實踐流程、跟蹤考核、質效評估、建議反饋、調研成果轉化等機制,為平臺良好運行、取得實效提供制度保障。